Other Recent Articles

女皇镇1周新闻快讯 - 第十三期

By my queenstown on Tuesday, February 15, 2011 with 0 comments

为了鼓励更多女皇镇的青少年阅读华文新闻,《我爱女皇镇》将推出全新单元 《女皇镇1周新闻快讯》,把这个星期观于女皇镇的主要新闻简略的描述。


男子涉杀害6岁男童 案移交高庭审讯
男子涉嫌在杀害6岁男童后,将他弃尸河中。案件昨天经过初审后,推事裁定控方已掌握充足证据,下令案件移交高庭进行审讯。被告莫哈末佐罕(32岁)面对一项谋杀控状。控状指他在2009年11月20日,在女皇镇美岭街第151座组屋7楼一个单位内,谋杀莫哈末拉莎帝(小名‘艾迪’)。在谋杀罪名下,被告一旦罪成,将被判处死刑。





  案件昨天进行初审,推事裁决可移交高庭审讯。案件将在下月31日开审。控方将传召41名证人,包括被告女友、朋友和男童的外婆与阿姨,出庭供证。据报道,男童身世可怜,母亲涉及毒品案坐牢,父亲失踪。男童案发前住加冷峇鲁第65座组屋,由外婆负责照顾。男童是在遇害的两天前失踪。
  6天后,警方在明地迷亚路第44座组屋旁的加冷河畔,发现装有男童腐尸的行李箱。


庆祝创校55周年 华义中学要重新成立校友会

对很多学校来说,拥有校友会是平常不过的事。但是,今年庆祝创校55周年的华义中学,却没有正式的校友会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华义学生虽然曾经组织一个校友会,不过并没有招募新校友注入“新血”。到了九十年代,一些会员已经逝世,校友会势力变单薄,无奈在五六年前解散。
  华义校友会的“宿命”,很大成分是校舍多次搬迁和校风改变所致。华义中学原称“华义政府华文中学”,创办时是设在加东区法礼路(Fowlie Road)的临时校舍。翌年(1957年)学校搬迁到纽顿区的蒙克山(Monks’Hill),1958年又搬到女皇镇的玛格烈通道,也就是黄美芬和戴月英就读的年代。黄美芬回忆道:“那时是华义最风光的时期。当时只要提到西部顶尖的政府学校,不是立化,就是华义。” 1982年,为了扩建运动场和礼堂,华义再度搬迁,这回是到德普路(Depot Road)。一年后,学校改制,原本是第一语文的华文变成第二语文,而华文也变成是唯一用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。校名也改为“华义中学”。黄美芬感叹道,优秀的华校从此沦为邻里学校,而交通不方便也影响收生。学校成绩一落千丈,学生纪律又差,一出校门口就抽烟、满口粗话。每次路过学校都目睹这样的情景,让她感到心痛不已。1999年底,华义搬迁至裕廊西现址,重新在2000年收第一批中一生。由于学校多次搬迁,加上风气的改变,不同阶段的毕业生像是从不同学校毕业,校友们缺乏凝聚力。
  55年来,华义一共换了10任校长。现任校长梅慧华(50岁)决定助几名校友一臂之力,借学校今年的校庆活动,帮助他们号召所有的华义校友,重新成立一个校友会。华义其实不乏在不同领域有成就的毕业生,包括黄叔麟、萧作鸣、董农政、艾禺等文人、洪慧芳、方钟桦、吴刚和已过世的华亮等艺人,以及毛奉豪、陈晓明医生等。黄美芬说:“我们希望召集有成就的校友回来,作为现在的华义学生的榜样。希望现在的学生了解,只要肯努力,还是能够重现昔日风光。千万不要觉得邻里学校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。” 为庆祝创校55周年,华义将举办一系列活动,包括2月26日在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的“华义公开演出”、7月2日在华义校园举行的“华义青年节嘉年华会”和校庆晚宴。梅慧华说,校方并没有刻意安排很多活动,把学生累坏,而是把他们平时的表演和校庆连在一块儿,借此给他们多一个表演的平台。


Category: Chinese , News in the Dump , recent

POST COMMENT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